讲座主题:华夏文明的地理解读
主 讲 人:唐晓峰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与 谈 人:刘迎胜 浙江大学中西书院特聘教授
主 持 人:刘 东 浙江大学敦和讲席教授、中西书院院长
讲座时间:2025年5月16日(周五)下午3:00
讲座地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成均苑3幢南面1楼中西书屋报告厅
内容摘要:
古代华夏文明是大地域文明,具有辽阔的疆域,所谓“江山万里”。然而,辽阔的地域既是财富,也是挑战,如何治理、巩固、繁荣这片辽阔的土地,需要一系列的制度设计与思想建构。在数千年的努力过程中,华夏祖先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巨大的文明课题。本讲座,就是从地理学的视角,回顾华夏文明的地理特征,或称地理文化,阐述一些经典的地理观念,如“禹迹”“九州”“五服”“中国”“五岳”等,由以认识华夏文明的又一个维度。讲述中包含一些中外文明互鉴的内容。
主讲人介绍:
唐晓峰,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与地理系历史地理专业完成本科与硕士研究生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雪城大学地理系学习,获博士学位。20世纪70年代曾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自90年代中期始,任教于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曾任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文地理、北京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主要著作有《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述论》《文化地理学释义》《人文地理随笔》《北京北部山区古长城遗址地理调查报告》《什么是历史地理学》等。